十、灵性的事物因而被遮掩在人里面,使他能作为一个理性和道德之人、并因此作为一个灵性的世人那样生活。
ISB12. 十、灵性的事物因而被遮掩在人里面,使他能作为一个理性和道德之人、并因此作为一个灵性的世人那样生活。
从先前已确定的原则得出以下结论:正如一个人以衣物遮盖自己那样,灵魂以身体遮盖自己。因为灵魂流进人的心智,并由此流入身体,并且带着生命——就是它持续不断地从主接受的生命,因而间接将生命传达给身体;在身体那里,藉着紧密的联合,它使身体活着,好像身体自己活着。由此(无数的亲身体验也可作为见证)明显可知:灵性与物性的结合——如同活的力与死的力相结合——使一个人言语理性和行为道德。
【2】表面看来,舌头和嘴唇凭着某种生命自行说出话来,手与手臂似乎也是以类似的方式自行活动;但事实上是思维——其本身是灵性的——在言语,是意愿——其本身也是灵性的——在行动,思维和意愿藉着各自的器官言语或行动;因为取自物性世界,所以器官自身是物性的。这是个极其明显的事实,试想一下,若从言语中除去思维的想法,口舌岂不顿时失声吗?将意愿从动作中除去,双手不就立刻停息下来吗?
【3】灵性与物性的结合并导致生命显现于物性的东西之中,就好比上等美酒在洁净的海绵中,甘甜的汁液在葡萄中,美味的果汁在苹果中,芬芳的香味在桂皮中。包容这一切的纤维是物质,自身既没有这些味道又没有这些气味,而是来自这些纤维之内或其间的液体;倘若榨出这些汁水,这些纤维就变成一团丝状的死物。如果从器官中拿走生命,身体的器官同样如此。
【4】一个人凭着灵性与物性的结合而是一个有理智之人,从他思维的分析过程显而易见;一个人凭着灵性与物性的结合而是一个有道德之人,从他优良的表现和得体的举止显而易见。他凭借他的能力——能够接受由主从天使之天而来的灵流——而成为一个有理智和有道德的人;天使之天是智慧和爱的真正居所,因而是理智和道德真正所在之地。这样就可理解,灵性事物和物性事物在一个人身上的结合属世的他过着灵性的生活。于是死后过着类似的生活,不同之处在于他的灵魂在死后穿上本质的身体,而生前在物界穿着物质的身体。
【5】许多人以为心智的观念和想法——因为它们是灵性的——就这么干脆直接地流入,不用借助有机的形式。然而,这只是空想,他们未曾见过头的内在事物,此处是观念和想法起初所在之地;他们不知道灰质和白质错综交织和组成的大小脑,连同腺体、脑室和沟回等一切被脑膜覆盖的事物,都在这头颅之内;他们也不知道一个人的思维和意志健全或失常取决于这些器官的状态是完好的还是变形的;因此,一个人的理性和道德取决于他心智的有机构造。一个人的理性视觉——就是他的知性——若缺乏系统有条理的形式来接受灵性之光,那将只是抽象的虚无,就像抛开眼睛来谈人的自然视觉一样;在其他例子中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