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学与西哲】瑞登堡的“是/存在”学说

发表时间:2023/06/25 14:41:11  来源:教材组  作者:周玉阳  浏览次数:326  

瑞登堡的“是/存在”学说


【提要】巴门尼德最早提出έστιν希腊语,是)的重要意义,亚伯拉罕诸教中至高者的名אֶהְיֶה(希伯来语,我是其所是),托马斯·阿奎那赋予esse(拉丁语,是)以“纯粹活动”之新,历史上以这个看似极简单的动词“是”为研究对象提出过诸多不同的理论学说。艾曼纽·瑞登堡1esse为中心,并将esse(是)existere(在)统一作为其哲学的起点。笔者通过比较上述各家学说中以不同语言表达的同一个“是”的意义,尝试寻找其中的共同之处及其意义,以求搭建彼此交流的平台

【关键词】存在,巴门尼德,阿奎那,瑞登堡


一、导言


汉语所说的“我是一个学生”的系动词“是”,在其他语言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暂且不论“是”这个动词在一些语言中的性、数、格等具体区分,那么“是”在希伯来语、希腊语、拉丁语和英语中可以分别表达为אֶהְיֶהείμιsumam或者它们的各种变格(例如拉丁语主格的sum,其不定式为esse,主格είμι的第三人称单数是έστιν)。这样,语言表现出的差异以及因此引起的误解时常发生。当它被译成中文的过程中,这种差异以及引起的不同理解就更加明显了。例如,除了“是”,אֶהְיֶה还被译成“有”,έστινesse有时还被译成“存在”。于是, 摩西五经中的אֶהְיֶה ראֲֶ אֶהְיֶה 就被译成“我是自有永有2”或“我是那我是”;巴门尼德的ἡ μὲν ὅπως ἔστιν τε καὶ ὡς οὐκ ἔστι μὴ εἶναι就被译成“一条路是——存在者存在,不可能不存在”或“一条路是——它是,它不可能不是”。同一个词,在“是”、“有”和“存在”之间不断变化,而且还要解决数、位、格等不同情形,造成混乱和误解是难免。

当我们把אֶהְיֶהείμιsum之类的系动词简单恢复为原义“是”,并结合上下文或全文的语境,联系各家对此意义的理解,会不会有新的发现呢?接下来,笔者从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首先列为哲学最高范畴的έστιν希腊语“是”的宾格)和亚伯拉罕诸教之至高者的名字אֶהְיֶה(希伯来语“是”的主格)入手,并以托马斯·阿奎那对esse(拉丁语“是”的不定式)的创新解读为过渡,来认识瑞登堡对esse内在意义的进一步挖掘。最后,看看我们是否找到彼此能够相通桥梁或可以对话的平台,最终为不同理论学说,甚至哲学与信仰之间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前提下彼此交流的可能性提供一点新的认识。

1Emanuel Swedenborg,艾曼纽·瑞登堡1688129日至1772329日),瑞典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家族姓原本为Swedeberg1719年,他的父亲Jesper Swedberg和家人被瑞典女王Ulrika Eleonora授予贵族身份,赐姓Swedenborg,因此取国名Sweden“瑞典”之“瑞”,译为“瑞登堡”。

注2:出自旧约全书《出埃及记》第三章十四节。


二、巴门尼德:通向真理之路——έστιν是)

在巴门尼德《论自然》残篇二这么说(先原文,后英译):

Εἰ δ΄ ἄγ΄ ἐγὼν ἐρέω, κόμισαι δὲ σὺ μῦθον ἀκούσας,

Come, I shall tell you,and do you listen and convey the story,

αἵπερ ὁδοὶ μοῦναι διζήσιός εἰσι νοῆσαι·

What routes of inquiry alone there are for thinking;

ἡ μὲν ὅπως ἔστιν τε καὶ ὡς οὐκ ἔστι μὴ εἶναι,

The one--that [ it ] is, and that [ it ] cannot not be,

Πειθοῦς ἐστι κέλευθος - Ἀληθείῃ γὰρ ὀπηδεῖ -,

Is the path of Persuasion( for it attends upon truth );

ἡ δ΄ ὡς οὐκ ἔστιν τε καὶ ὡς χρεών ἐστι μὴ εἶναι,

The other--that [ it ] is not and that [ it ] needs must not be,

τὴν δή τοι φράζω παναπευθέα ἔμμεν ἀταρπόν·

That I point to you to be a path wholly unlearnable,

οὔτε γὰρ ἂν γνοίης τό γε μὴ ἐὸν - οὐ γὰρ ἀνυστόν -

For you could not know what-is-not

οὔτε φράσαις·

Nor could you point it out.


残篇中提出一对相反的命题,被巴门尼德称为两条不同的探寻之路。由于对 ἔστιν的不同理解(存在 / 是)造成不同的译法,大致如下:一条路——它】是 / 存在,【它】不能不是 / 存在,这是确信的道路,(因为它伴随着真理);另一条路——【它】不是 / 存在,【它】必然不是 / 存在,我告诉你,这是完全走不通的死路,因为你认识不了不是的东西,这是做不到的,也不能说出它来。

ἔστιν或者它的变形是译成“存在”还是译成“是”,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这方面有很多探讨,不再赘述。本文仅从残篇的文本出发,看看译为“是”后所表达的意义,是否有新的发现。关于两条探寻之路的第一条,简言之,就是“是”,这个“是”不能不是,是确信的,是真的,人们称为真理之路;另一条简言之,就是“不是”,这个是否定的,是走不通的死路,“不是”的东西认识不了,也说不出来,是假的,人们称为意见之路。前者的“是”,结果是真理;后者的“非是”,结果是谬误。

“不是”或“非是”,我们认识不了,无法思维,说不出来。“是”的,才可以认识,能够思维,可以说出;因此,“是”的,能思维,思维的,是“是”,二者可以说是一回事,这是残篇三表达的意思——τὸ γὰρ αὐτὸ νοεῖν ἐστίν τε καὶ εἶναιbecause the same thing is there for thinking and for being)。

对此还不那么确定的话,我们再往后看巴门尼德残篇八中的这段话:真正信心的力量决不容许从“不是”产生任何东西;所以正义决不放松它的锁链,容许它生成或毁灭,而是将它抓得很紧。断定这些事情的就在于:“是”还是“不是”(ἔστιν ἢ οὐκ ἔστιν)。

对于这个“是”,巴门尼德在残篇八中说明它有很多“标志”: “不是生成的,不会消亡;完整,单一,不动,完满”(ὡς ἀγένητον ἐὸν καὶ ἀνώλεθρόν ἐστιν,ἔστι γὰρ οὐλομελές τε καὶ ἀτρεμὲς ἠδ΄ ἀτέλεστον· )还进一步说这个“是”既非“曾经是”,也非“将来是”,而一直是“现在是”,也就是过去、现在、将来对“它”来说,都是现在(οὐδέ ποτ΄ ἦν οὐδ΄ ἔσται, ἐπεὶ νῦν ἔστιν ὁμοῦ πᾶν.

由上可见,“是”(έστιν)与“不是”(οὐκ έστιν)是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是”带来“真”,“是”不生不灭,完整完满。

对巴门尼德提出的哲学核心对象“是”,我们暂且说到这里。在地中海的东岸,由犹太人的《陀拉》衍生出三个世界性宗教,该经典中的至高者与本文所论的“是”有着密切的关系。接下来还是从语义的角度来看看“是”这个动词在亚伯拉罕诸宗教中的地位与意义。


三、亚伯拉罕诸教中上帝的名字——אֶהְיֶה是)


亚伯拉罕诸教(即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个世界性宗教)皆敬奉犹太教《陀拉》(基督教称“摩西五经”,伊斯兰教称“讨拉特”)中所说的上帝为至高者,只是因为语言的不同,强调的重点不同,才有字义上的不同称呼。《陀拉》中的אֱלֹהִםElohim)被翻译成各种语言,汉语为上帝(或神、天主),英语是God,阿拉伯语是الله(安拉),希腊语是θεὸς,拉丁语是Deus,等等。在这些宗教中信徒敬奉同一个对象(虽然和宗教的信徒并不认同所信的对象是同一位,但经典的文本的确如此),这个至高者的名字是什么呢?摩西五经中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在《出埃及记》第三章十三至十四节:

摩西对上帝说:“我到以色列人那里,对他们说:‘你们祖宗的神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他们若问我说:‘他叫什么名字?’我要对他们说什么呢?” 上帝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那自有的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 (出埃及记 3:13-14和合本)

和合本译文“我是自有永有的”原文是 אֶהְיֶה אֲשֶׁר אֶהְיֶה前后都是אֶהְיֶה是第一人称单数的动词“是”,相当于英语的am,拉丁语的sum,希腊语的εἰμί;这个词还被译成“有”和“存在”。中间的אֲשֶׁר 是关系代词,相当于英语的thatwhich。如果照原文直译,那么上帝回答他的名字是“我是那个是”“我是其所是”,并且进一步对摩西“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那个)是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武加大版译文更直接:我是那个是(Ego sum qui sum);那个是,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Qui est, misit me ad vos)。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至高神的名字的本义为“是”!尽管看起来有些令人费解,但原文的确这么写。于是,有的宗教就用音译来称呼,译出来也不尽相同,例如基督新教的“耶和华”和天主教的“雅威”。“我是那个是”的希伯来文יהוה只有四个辅音字母,无法念出声。马索拉文士“主人”的希伯来文אֲדֹנָי的元音按一定规则加在יהוה,成为可以念出声的יְהוָה(“雅威”或“耶和华”)。犹太教信徒不直呼这个名字,而是以אֲדֹנָי(上主)来尊称。伊斯兰教信徒以الله(安拉,相当于英语的the God)。之所以称三家宗教为亚伯拉罕诸教,也是因为他们都认可同一个起源,摩西五经更是三家宗教的圣典。יהוה的意思就是“我是那个是”或“我是其所是”是无法反驳的。

上帝的名字在基督教新旧约全书中出现六千多次,是宗教信仰的核心。新旧约全书中的“名字”有其代表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名字只是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才是本质。“摩西”这个名字:意思说:“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撒母耳”的名字:“哈拿给他起名叫撒母耳,因为她说:他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耶稣”的名字:“你要给他起名在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 上帝的名字也是如此“我是其所是”,这个“是”的意义才是根本。

我们再来看看基督宗教的圣典,在新约福音书《约翰福音》第八章第二十五节中,耶稣对一群犹太人说了这句话: “你们若不信我是ἐγώ εἰμι,必要死在你们的罪中。”有的汉译本在“我是”后面加上“基督”,变成“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因为觉得“不信我是”好像话没说完,我是谁,是什么,总想加个宾语。为了读起来更通顺,就加个“基督”,但这样添加是有问题的。直白点说,这句话就是想表达,你们要相信我就是那个,因为在全部的旧约全书中,音译为“耶和华”或“雅威”的那个名字其实本义为“我是那个是”,你们要相信我就是那个“是”。

新旧约全书中上帝的名,也就是这个本质上的“是”,有什么属性呢?在旧约全书的文本中说我是其所”或音译的“耶和华”或“雅威”是上帝,是公义的,是力量,是圣的,是救主和救赎主,是至高的,是不变的,是创造万物的

巴门尼德《论自然》残篇中所说的“是”是不生不灭、完整完满、始终是一的,过去、现在、将来都“是”,真理由此而来。新旧约全书中的“是”,是上帝,是公义,是力量,是圣的,是至高的,是不变的,是创造万物的。一个是哲学的“是”,一个是宗教的“是”,单从语言比较上来看,是同一的,或者说,至少是相通的。

古希腊哲学巴门尼德首先提出“是”的重大意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是”的进一步延伸,也就是说明这个“是”怎么定义,有什么特征,简单说,就是解决“是什么”或“其所是”的问题(本质、本体的问题),到了中世纪,在托马斯·阿奎那里将Esse(“是”)创新地理解为“纯粹活动”和“第一因”。


四、托马斯·阿奎那革新式理解的“纯粹活动”——Esse(是)


巴门尼德最早提出“是”的重要意义,视为哲学的核心范畴,在西方哲学史上是一项重大的贡献。在他以后的哲学家们要么支持并为此辩护,要么对此质疑,更多的则是将“是”往前推进,也就是解释这个“是”究竟是什么,当如何理解这个“是”?柏拉图将巴门尼德的“是”与“不是”所导致的真理和意见之路,理解为理性与感性,或者理念世界与可见世界。他提出分有说或摹本说来解释这两个世界的关系。不过,对“是”进行全面并且深刻理解研究是恐怕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曾将他的“第一哲学”(后来被人们称为“形而上学”)界定为“一门研究所是的东西自身以及出于它的本性的属性的科学”。他给这种“所是的东西”给出自己的名称“实体”。实体的含义涉及两个层面:其一,“是不是?”其二,“是什么”?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更关注的是第二个所说的“是什么”,或者“其所是(τή έστιν)并把“是”(έστιν核心意义理解为本质(οὐσία)。于是,就模糊甚至混淆了“是”与“是什么”(或“存在”与“本质”)之间的区别,将重点放在概念与逻辑层面的“本质”上,西方哲学也就走上了所谓理智主义或本质主义传统。

阿奎那用拉丁语写作,拉丁语用来表述“是”或相关概念的词语有esse(主格sum的动名词或不定式,相当于being, to be,是),ens(主格sum的分词形式,相当于a being,是者),essentia(由esse变形的名词,相当于希腊文的οὐσία,本质)。阿奎那在《De Ente Et Essentia》(《论存在者与本质》enteens的夺格)的书名如同还原成直白的原义,就是关于“是者”与“是什么”的著作。阿奎那将“是者”(ens)区分为实体和偶性后,进一步从实存性出发,将“是者”区分为自然实体、独立实体和上帝。“是什么”或“是其所是”就是一物之所以是此物的根据,即本质。阿奎那认为自然实体或复合实体之所以“是什么”在于它的质料和形式,独立实体或灵智实体(例如灵魂和天使)在于其形式,而上帝这之所以是上帝,是因为上帝是“是自己”(也就是本质同于存在)。然后,他论证灵智实体的形式之所以“是”形式,这个“是”并非出于自身,而是从外面接受,使其成为现实;自然实体的质料与形式更是如此。问题是从何处而来?阿奎那说,只能从“是”自身而来,称为“primo ente ”(原初之“是”),并说它是“actus purus”(纯粹的活动)。显然,这是阿奎那理解“第一因”( causa prima),就是上帝(Hoc est causa prima, quae Deus est)。他是第一个明确使用“活动”来定义esse(是),并将其等同于上帝,也就是Esee(是)=Deus(上帝)!在托马斯看来,上帝就是这纯粹的“活动”。

这样就将esse的动词本义鲜活地揭示出来了。其实拉丁文的esse(是)就是主格sum的不定式形式,本来就可以表达一种动作、活动。阿奎那据此解释说:“‘是’本身所意指的并不是一个事物的存在,……它首先表示的是被感知的现实性的绝对状态。因为‘是’的纯粹意义是‘在活动’,因而才表现出动词形态。”

Esse是阿奎那思想的核心,他认为esee是“活动”,而且esse优先于essentia,即“是”本身优先于“是什么”,从词源也能看出,essentiaesse而来。这是对传统逻辑主义或本质主义对“esse”观点的一种颠覆。也将一直以来哲学研究的重心从对“是什么”(本质或形式)的研究转向对“是”本身的研究,这在西方哲学史上是一个大转折。

有人会说,阿奎那最终目的还是论证上帝的存在,关于这一点,《论存在者与本质》的译者段德智教授的话较为中肯:“如果我们将上帝简单理解人格神和救世主,则我们就很难据此成为一个哲学家,但倘若我们还进而将上帝理解成一个作为纯粹活动的纯粹存在(笔者注:Esse,本义为“是”),则我们或许因此便有望成为一个哲学家,而且还有望成为一个具有革新精神的哲学家。”

综上所述,亚伯拉罕诸教的至高者的名字是אֶהְיֶה אֲשֶׁר אֶהְיֶה我是其所是),古希腊哲学从巴门尼德开始提出έστιν是)这个核心概念,阿奎那革新式提出esse(是)其实是“纯粹活动”,就是上帝。希伯来语、希腊拉、拉丁语所说的“是”还有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挖掘,更深刻的意义呢?十八世纪瑞典有一位集科学家、神学家和哲学家于一身的艾曼纽·瑞登堡将进一步这个被托马斯上升为“纯粹活动”和“第一因”解读Esse(是)是神圣的爱,并且与神圣的智慧是不离不分,作为神圣之爱的Esse(是)和作为Existere(在)的神圣之智慧合而为一构成上帝的本质,或者说,就是上帝。


五、瑞登堡著作中神圣的爱与智慧——Esse(是)


巴门尼德等上述几位哲学家大名鼎鼎,不用介绍,但瑞登堡是谁,有资格与几位大哲学家相提并论吗?因此有必要对他做个简短介绍。日本佛教学者铃木大拙3Suzuki Teitaro Daisetz)翻译过瑞登堡四本著作,并写了《北方的佛》一书来介绍瑞登堡及其学说,在书中声称他对瑞登堡的兴趣取决于一个简单的事实:瑞登堡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是“时髦的”,引起了亨利·柏格森、叶芝、威廉·詹姆斯和许多其他杰出的思想家和作家的注意。瑞登堡十一岁进乌普萨拉大学,学习语言学、数学、采矿和自然哲学(第14页)。在科学家方面表现出色,在采矿、数学、工程、晶体学,天文学等方面,他不仅仅是重申前人的理论。甚至在解剖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他提出的观点也挑战了同时代人的观点,他也预见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理论。今天,各个领域的杰出学者都认可他的贡献(第22页)。铃木大拙所说的“各个领域的杰出学者”有哪些呢?篇幅有限,笔者在此列出名单,脚注中简短介绍,不致影响本文的主题。受瑞登堡著作影响的有巴尔扎克4、爱默生5、荣格6老亨利·詹姆斯7……。瑞登堡一生著述丰厚,美国Swedenborg Foundation所出版发行的标准版本,逾三十卷,最长的一卷达754页,最短的也有293页,多数超过500页,平均每卷超过二十五万字。瑞登堡的学术生涯分两阶段,四十五岁以前致力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研究;四十五岁到八十四岁,致力于自然界之上的另一个世界的研究。利用对应(correspondence)的知识将自然与精神(或物性与灵性)的关系以及运作原理娓娓道来,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神哲学体系,是一个包括全新的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目的论、创世学说、宇宙起源说、流注与接收学说、心理学等庞大的体系。康德8当时购买了瑞登堡一套八本的巨著Arcana Coelestia并认真阅读,后来学者们已经注意到瑞登堡对康德自己的形而上学的影响。瑞登堡著作对谢林9和叔本华10的影响也开始被人们关注。

我们继续Esse et Essetia”与“是什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存在”与“本质”)的话题。瑞登堡在他离世前最后一本著作True Christianity18节中说:表面看来,神性的Esse和神性的Essentia是一回事。然而Esse比本质更普遍,因为Essentia蕴含着EsseEssentia来自Esse性的Esseesse自身,是万有之源。上帝的名字之所是我是那个是”乃因为他“是”,上帝独自“现在是”、“过去是”和“将来是”。什么是神性的Esse 在自己Esse,就是不依靠任何他物,单单凭自己“是”,就是“神性的Esse”。在第21节就说:上帝就是这个“神性的Esse”,因为上帝是那个“我是”(quia est Sum),这个Sum是主格的“是”,等于“我是”,在前文我们讨论过,旧约全书中上帝的名字就是“我是那个是”。אֶהְיֶהέστινesse或它们的变格之类的系动词可以被译为“存在”、“是”或“有”,但如果直译,上帝的名字若译成“我存在那个我存在”或“我有那个我有”就表达不出内在的意义了。都还原成本义的系动词“是”,从中发现相对普遍的联系,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在自己“是”,也必然凭自己而实存或表现出来,就是瑞登堡哲学中Existere的意义,在此译成“在”。这个Existere类似于形式或本质,就是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结构和特征,一个事物之所是这个事物的表现。 “是”如果不“在”,或者“在”如果不“是”,那就什么也不是(Esse nisi Existat, non est aliquid, pariter Existere nisi sit ex Esse)。如果不表现出来,Esse并非Esse,因为在此之前,它不在形式之中,无形式则无属性,无属性则什么也不是。Existere来自Esse,正因源于Esse,因而与之为一。于是,两者合而为一,互为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是我的一切,我是你的全部。因此,瑞登堡哲学中EsseExistere就成了密不可分的一对概念,经常成双作对出现,在43个章节中一起出现过60次。它们的关系好比太阳的热与光,日与月,山与水,最常见的比喻就是爱与智慧的关系。为此,瑞登堡还专门写了一本书,书名就是Divine Love and Divine Wisdom

阿奎那费尽心思论证为“纯粹活动”的Esse(是)到底是什么样的活动?是如何作为“第一因”来作用于万物?瑞登堡给出了他的回答:Esse是神的爱,好比太阳发出的热(只是比喻,切莫等同),给万物带来生机的动力。在讨论这个主题之前,我们先看看人们常说的“爱”到底是什么。人们说父母爱儿女,妻子爱丈夫,要爱国,爱人民,在言谈中如此普遍地存在,但几乎无人晓得爱是什么。于是,当人思考什么是爱时,由于他无法为自己形成关于爱的任何思维的概念,就说爱要么不是什么,要么只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交往而流入并因此刺激人的什么东西。全然不知爱是他的生命之本身,不仅是他整个肉体的总体生命,和全部思想的总体生命,而且还是它们的全部细节的生命。倘若将属于爱的感情拿走,还能思想什么,或者做点什么吗?属于爱的感情变得冷淡,思维、言语和行动不是相应变得冷淡吗?随其变热而变得热烈吗?可通过太阳的发热来理解“爱是人的生命”。可以说,这热如同地上一切植物共同的生命,当热量上升时(春天就会这样),由于这热,各样植物从地里长出,先以叶、后以花、最终以果来装扮,因而如同活着。但是,当热量减退(秋冬就会如此),这些生命的迹象也逐渐消退,各种植物亦随之枯萎。人里面的爱也是如此,因为热与爱互相对应。正因如此,爱也是热的。

瑞登堡认为,上帝是生命自身,因而上帝是爱自身,他用Divine Love来定义上帝的爱,还论证了神性的Esse就是Divine Love。而人,则是接收这爱的容器或接收的器皿。(同上,第46节)

Esse是神性的爱,Existere是神性的智慧;EsseExistere是合一的(正如前面所说的,“是必定“在”,“在”必定“是”),那么爱与智慧也应该是合一的。可以说,爱是智慧的爱,智慧是爱的智慧,概念上似乎截然有别,却是可区分的一体(第34节)。用前面的概念来描述,爱是智慧的Esse,智慧是爱的Existere,也就是同一的关系了。

可见,瑞登堡的“是”学说是对之前“是”学说的延续和发展。瑞登堡神哲学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对传统神哲学的推陈出新。

阿奎那的“纯粹乱动在这里发展为“爱与智慧”结合为一的活动,就好比太阳的温暖与光明结合为一作用于万物。人们说到上帝,常联想到人格化的一位帝王般的形象,这种字面理解经典得到的理解并非真实的本质,其本质是正是“是”所体现的“纯粹活动”,这“纯粹活动”正是“爱与智慧”的活动。可以直白地说,信仰的对象应当是爱与智慧!从爱与智慧而出的,才是真,才是善,这是巴门尼德残篇二中所说的通往真理的路。创造、维持并不断创造万物的,改造、更新和拯救人类的上帝,是爱与智慧。如果需要标记一下这爱与智慧与一般的爱与智慧有何区别,那就是神性的爱与智慧,或者通俗点说,大写的爱与智慧吧。

注3:将Divine Love and Divine Wisdom,Divine Providence,Heaven and Hell,Heavenly Doctrines翻译为日文,1910年在日本出版。

注4.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受瑞登堡启示并将他的思想写成一本哲理小说《塞拉菲塔》(Séraphîta,编入《人间喜剧》第22卷)。在1837年写给他的情妇、后来的妻子汉斯卡夫人的一封信中,这位伟大的法国小说家宣称“瑞登堡主义”是他的宗教。

注5: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这位美国诗人、哲学家和散文家第一次接触瑞登堡的作品是在他还是哈佛神学院的学生时,他一生都是一个热心的读者。他的传记文章《瑞登堡,或神秘主义者》发表在他的《代表人物》(1850年)中。在其他几部作品中也提到了瑞登堡,包括《英语特征》(1856)和《五月和其他诗歌》(1867)中的诗《解答》(Solution)。
注6: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承认自己对瑞登堡的感激之情:“我钦佩瑞登堡,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神秘主义者。我一直对他的生活和工作非常感兴趣,当我还是一名医科学生时,我读过七卷厚厚的他的著作。参考书录:《回忆、梦想、反思》(1982)和《寻找灵魂的现代人》(1933)。
注7:美国作家、思想家和瑞登堡学说的追随者。他第一次被瑞登堡的学说所吸引是在19世纪40年代初的英国,著有《物质与影子》、《瑞登堡的秘密》等著作。他也是爱默生的密友。他是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和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父亲。参考资料:阿尔弗雷德·哈贝格,《父亲:亨利·詹姆斯的一生》,老亨利·詹姆斯(Farrar, Straus and Giroux,纽约,1994)。
注8:可参考米歇尔·格里尔(Michelle Grier),《瑞登堡和康德论精神直觉》和格里高利·约翰逊(Gregory Johnson),《瑞登堡对康德成熟道德哲学发展的积极影响》,均见于《论真正的哲学家和真正的哲学》(瑞登堡学会,2002年)和格里高利·约翰逊(编),《康德论瑞登堡:一个精神预言家的梦想和其他著述》(瑞登堡基金会,2003年)。
注9:弗里德曼·霍恩(Friedemann Horn)《谢林和瑞登堡:神秘主义和德意志理想主义》(瑞登堡基金会,1997年)。
注10:格雷戈里·约翰逊,《论真正的哲学家》中的《瑞登堡和叔本华》(瑞登堡学会,2002年)。


六、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亚伯拉罕诸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所共同敬奉的至高者的名字本义为“是”,而同一个“是”,从巴门尼德首先提出它在哲学上的重要意义,柏柆图和亚里士多德继而对“是什么”(本质)的进一步解读,再到阿奎那对“是”的革新式理解(纯粹活动和第一因),最后论到瑞登堡将“是”解读为神性的爱,“纯粹活动”就是爱与智慧合一的行动。哲学(philosophy一词的词源是希腊文的φιλοσοφία,就是“爱”与“智慧”的结合。这样比较方法虽然浅显,出发点是语言表达方式上的比较,不过,通过语言比较上的认识,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同一个“是”如何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的发展过程。这就像观察一粒种子如何生长为一棵拥有根茎叶果的大树。

笔者的水平受限,对“是”在希伯来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中的语义也只是粗浅的了解,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小小的发现,来支持这样的理念:不同的认识,可以建立在同一个根基上;或者说,不同的认识,彼此间应该有交通的桥梁,有交流的平台。盼望有一天,宗教、哲学与科学之间的交流互通成为现实,正如旧约全书中这段话所说:

当那日,必有从埃及通亚述去的大道。亚述人要进入埃及,埃及人也进入亚述;埃及人要与亚述人一同敬拜

参考文献

1.(古希腊)巴门尼德著;(加)盖洛普 英译;李静滢 汉译. 《巴门尼德残篇:汉、英、古希腊语对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3~75.

2.汪子嵩,王太庆.关于“存在”和“是”[J]. 复旦学报,20001 26.

3.1. 82页。

4.托马斯·阿奎那著;段德智 译. 《论存在者与本质》附录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68

5. Thomas AquinasDe Ente et Essentia. Caput 3.78.

6. Ibid. Caput 3.74.

7. Ibid. Caput 3.78.

8. 托马斯·阿奎那著;段德智 译. 《论存在者与本质》附录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127

9. 同上书,第141页。

10. D.T. Suzuki; Translated by Andrew Bernstein. Swedenborg Buddha of the North[M]. Published by Swedenborg Foundation, West Chester. 1996, Preface 18.

11. Emanuel Swedenborg; True Christinity[M]. Translated by Jonathan S. Rose; Pennsylvania, Swedenborg Fundation, 2006.138139~139.

12. lbid.141.

13. Emanuel Swedenborg; Divine Love and Divine Wisdom[M].New Century edition ; Pennsylvania, Swedenborg Fundation,. 2008. 17.

14.lbid.1~2.



查看评论[0]文章评论